我了解波伏娃经历了这样的心路历程:去年无意中听说波伏娃这个名字还有她的著作《第二性》,然后加入书架,曾尝试阅读,但是被开头艰涩难懂的术语和文献知识搞晕了,便舍之;然后今年二三月份,在喜马拉雅听陈钢教授谈人文通识的节目中,再次听到了关于波伏娃的故事,引发了我了解更多的兴趣。我先是看了她的传记电影《花神咖啡馆的情人们》,接着耐着性子读完《第二性》这个大部头,最后是传记《成为波伏娃》。波伏娃的其他作品还没来得及看,萨特的书也没看过。在《第二性》中,波伏娃引用了大量的、古往今来的、不同学科方面的学者观点和著作,有生物学、人类学、精神分析学、历史学、神话和文学,还涉及到诸多眼花缭乱的外科医生、性学家、批评家、经济学家、妇女运动家、东方学家、文学家等等。可以说,《第二性》是我目前读过的书里引用最多参考文献的书籍(书读得少),可见波伏娃之钻研精神,其学识之渊博。我的阅读经验跟她有重合的就只有几本有限的文学书籍:司汤达《红与黑》、恩格斯《家庭、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》、伍尔夫《一间自己的房间》《到灯塔去》、劳伦斯《查泰莱夫人的情人》;波伏娃书中还提到了电影《公民凯恩》,我也去补看了。总之就是,我在贫瘠的知识经验下去读的《第二性》,挺痛苦的,但收获很大。
朋友们如果要开始读这部作品的话,建议先不要看评论、耐着性子读下去;或许可以先了解一下全书的叙事结构,这你可以直接跳到最后的翻译后记,这是郑克鲁先生关于本书的综述,可以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全书,但还是要保持中立,不要被影响了。我先大致说下这部作品的构成,它是由上下两卷构成的,全书39万字,由著名翻译大家郑克鲁先生翻译而成。上卷主要重理论,主要是从生物学、精神学、历史学、神话和文学等方面进行的阐述,也是全书较为艰涩的内容;下卷是从女人各个不同阶段对女性群体的一生进行的考察,少女时期、成年时期、老年时期、恋爱、婚姻、家庭生活、妓女、同性恋等多维度展开。读上卷的前半部分是最为气馁的,很多朋友都败在了前面,在这里我鼓励朋友们坚持下去,读不懂的可以跳读,没关系的,读到后面你会有守得云开见云明之感。另外,就翻译版本来谈下我的看法,坊间好些人在吐槽郑克鲁版本艰涩难懂,主张读台湾版什么的。我觉得大可不必,没必要太纠结版本问题;也不要人云亦云,有怀疑精神是好的,但不要滥用嘛,为啥要舍近求远呢?台湾版的可不好弄,且贵。
首先,还是要简单介绍一下波伏娃的事迹:
波伏娃,全名为西蒙娜·德·波伏娃,1908年生人,1986年去世, 是出身法国的作家、存在主义哲学家、政治活动家、女权主义者、社会主义者和社会理论家。她的思想与学说等,对女权主义式存在主义和女权主义理论都产生了重大影响,《第二性》是她的代表作品。谈起波伏娃,我们就不得不谈起另外一个存在主义哲学家,叫让-保罗·萨特,他们之间形成一种特殊的关系被广泛争议,两人一生保持开放式关系,挑战传统舆论和民俗。就如同先有鸡还是先有蛋那样的争论一般,他们两人取得的成就也被广泛讨论,究竟是谁影响了谁、谁又成就了谁。历史上著名的一对,不局限于夫妇的话,你们会想起谁呢?我们暂且不谈影视圈的名人夫妇,在成就上我会想起:居里夫妇、孙中山和宋庆龄、梁思成和林徽因、钱钟书和杨绛这些人。说起他们中的一个人,总会免不了谈一下另外一半,但很少会如此激烈地讨论谁成就谁的问题。究其原因,估计还是因为波伏娃特殊的身份触犯了“众神”,女性意识的崛起威胁到了传统的男权社会。波伏娃是大概35岁以后成名的,代表作《第二性》也在她这个思想成熟的阶段完成,她去世时是76岁,所以死之前已有四十来年的成名时间。对于一个创作者来说,这无疑是幸福的,能够在生前得到社会的反响,总比无声无息的好,文艺圈里的多是死后成名,创作生涯期间穷困潦倒、籍籍无名。从传记中,我们得以窥探她的成长成名之路。可以说,没有哪一种人生是简单的。成名之后,喜悦往往伴随着痛苦,尤其是她选择了一条少有人走的路。批评、质疑、否定的声音,不绝于耳,但多少人恨她,就有多少人爱她。当时对于波伏娃的成名,外界的评价褒贬不一;随着历史的发展,女性意识的觉醒,把波伏娃推向了女权主义先锋的崇高地位,有种造神运动的意思。传记里说到,波伏娃其实相当长一段时间是不愿意承认和接受女权主义称号的,后面为了促成立法、方便组织活动,才接受下来。郑克鲁在翻译后记中也提到,与其说是女权主义,不如说女性主义更为恰当些。
波伏娃为什么能成事呢?我忍不住思考这个问题。当然,这与她个人的努力是分不开的,家庭环境、个人理想、奋斗精神、萨特,还有后面其他的人生际遇,每一个看似偶然的东西成就了必然。但不可忽视的是那时的时代背景,外部环境对人的塑造作用,了解历史潮流和走向是必不可少的。自传里提到了两件对当事人有特别影响意义的重大事件,一个是好朋友的死,另一个是战争的描写。处在时代洪流里的每个人就像一粒沙子,根本无法意识到自己身在其中的位置和意义。但我们回过头去学习和了解历史,就知道,二战对欧洲造成的深远影响。那时,对许多人来说,昨日世界已经一去不复返了。在战争以前,波伏娃就是一个普通的女性知识分子,身上还沾染着中产阶级的气息,此前很少关心政治,也不知底层生活真相;直到发生了战争,她的观念才得以转变,从此转化身份,走入底层,关注更广泛的群体生活。而为什么,她写的这些东西能在当时的环境中激起水花呢?从根本上来说,还是因为她提出的观念适应了当时的历史潮流。我们知道,战争中失去了大量的年轻男性劳动力,战后重建不得不让女性参与到社会大生产中来,此外,还需要女性去生育出更多的后代来填补空缺。社会必须要给女性挪出点位置,因此女性的地位得以提高。她的观点恰恰就迎合了当时的生产力需求,并不是什么偶然的巧合。所以,女人和男人一样,要想成事,就必须顺应历史潮流、在一个方向上不屈不挠地努力,这是充要条件;其它的因素不是自己能控制的,它们的到来具有偶然性,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好。
书里有个让我特别感动的观点叫“忘掉你自己”,真是说到我心坎上去了。如今的女人要想成就一番事业,最重要的是忘掉自己,专心地寻找自我。女人倾向于过分重视微小的失败和成功,喜欢回头看,然后又惧怕未知的未来,加上各种身份束缚、各种俗事缠身。此外,还需要不断地和自我做抗争,要么自卑、要么自恋。怕自己不行、做不到,一点小挫折就郁郁寡欢;或者取得点小成绩就沾沾自喜,喜欢吹嘘和炫耀。不敢挑战自我、缺乏勇气和热情,以为没了男人世界会塌下来,以为靠着自己无法在世界存活下去,习惯倚靠他人,害怕孤独。如此,注定平庸,无法超越自己,何谈什么惊天伟业。有成就的女人太少了,有一本书叫《影响人类历史进程的100名人排行榜》,里面提到的女性只有两位。女人要成事,那得有多难啊!
《第二性》的核心观点是,“女人不是天生的,而是后天形成的”。女人不是天生,而是后天在诸多因素的影响下逐渐成为女人的。诸多因素就是书里提到各个维度,前面已经提过了。我个人比较受用的是下卷关于从各个阶段、不同角色的阐述,这让我加深了对自我的理解。那时的我为什么是那样的,未来可能会经历怎样的变化,外界和内心的变动有什么根据。无法理解我的过去和未来,我就没法好好地专注当下。另外,应该重点关注这个词“形成”,英文叫“becoming”,用的进行时时态,表达的是一种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。在波伏娃传记中,作者也特别强调了这个概念,所以书名叫《成为波伏娃》。波伏娃将自己的内心视为一种永不停止的蜕变,每个瞬间都是及其多样的,它是一种嬗变的过程。这也体现了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的唯物主义观点。我们在看待自身处境的时候,也应该抱有这样的态度去认识自己、了解自己,才可能真正做到不念过往、不惧未来。
最后,想谈谈关于女权主义方面的事情。在读伍尔夫也好,读波伏娃也好,很多一起阅读的都是女性朋友,和姐妹朋友们一起阅读进步女性的作品,还是挺高兴的,有种共同进退的感觉。但也意识到一个问题,就是,很多姐妹的想法比较激烈和极端。有些女同志是涉世未深的,还没具有成熟的辨别能力的情况下,被安利和阅读女性主义的作品,容易剑走偏锋,走极端路线,我在此表示担忧。怀疑精神、抗争精神都是好的,但是要聪明一点、现实一点,先要搞清楚自己的主要矛盾是什么,生活重心是什么,先要加深对世界的理解和认识,不然容易被利用。《麦田里的守望者》里面那个小年轻的做法我就很不认同,入世之道还没有弄清楚,一味反抗只会头破血流。你看得上也罢,看不上也罢,世界就是这么个样子,你不学习它的游戏规则,就没办法玩下去,开局就game over了。波伏娃的自传里谈到《第二性》创作的时候,也有反思说自己应该更唯物主义些的,毕竟把自己和周边少数人的经验放在书里确实有失严谨。看到一些极端的姐妹,动不动就不婚啦不育啦,天下都是臭男人啦,不值得啦之类的,一刀切是很不明智的做法。之前知乎上有一条关于彩礼的讨论,引发了多达六万多条评论和回复,基本上都是在男女对骂。据说韩国那边的男女对立更是严重,都不知道说什么好。希望大家都能眼光更开阔些,长远些,用发展的眼光思考问题,不要太苛求眼前人,先做好自己的事情。私以为,作为渺小的女性个体,如果真的想为全体女性做些什么的话,最最要紧的还是先练好内功,在自己的领域做到极致,争取在立法、军事、科研等诸多头部领域有更多话语权。社会需要更多优秀的女律师、女法官、女总理、女将军、女运动员等等,公司也需要更多优秀的女高管、女领导、女老板。所以,不要只图口舌之快,在外人眼里,你就是用这个给自己贴上进步女性标签而已,对事情根本没什么卵用。键盘上敲敲字的事情太简单了,你要做些难的事情才能有说服力,才能更激励人心。去成为,而不是去批判。你要求男人把踩在你脖子上的脚拿开,那你就得有大法官金斯伯格的努力和魄力。姑娘,不要做傻事,聪明些
全体女性朋友,请卷起来!
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