读:风雨哈佛路——我不是很感动

这是一部人物传记,我先根据原著的时间线梳理下人物经历,方便你快速掌握故事内容。

1.学院大道

作者叫莉丝·默里,是1980年出生的,一家四口,排行老二。父母双双瘾君子,原生家庭恶劣,暴力、毒瘾、贫困。父亲那边原本出身中产,但也被败光了,他有点小聪明,读了一两年大学便辍学,做起了毒贩子。父母的相遇也是因为共同的爱好—毒品—走到一起的。母亲生姐姐的时候才23岁,三年后生下了她。怀上她的时候,父母是双双被捕状态,由于怀孕的关系,母亲被法外开恩。长期以来,家里是靠政府救济、福利、超市优惠券、廉价商品度日,吃的主要有:三明治、蛋黄酱、鸡蛋、葡萄干、燕麦片、通心粉、奶酪、长条面包等等。家里有电视机。到了读书年龄,两姐妹靠着政府救助上了学。

2.困惑之中

6岁时,她开始上小学。她对去虱子这个事情有很深刻的记忆。在学校,她因为头上长虱子、穿着邋遢等遭遇了同学的嘲笑和不公平对待,内心很痛苦迷茫,甚至一度旷课,家长也不管。小时候她经常见母亲跟不同男人混到一起,做性交易,就是为了一口毒品;甚至把她的零花钱给偷了去买毒品。她小小年纪便很懂事,怕父母亲出事,总要守着他们,以至于睡眠时间总不够。母亲总会不断地谈起往事,她很心疼母亲,想尽可能地帮助她,无论母亲做了啥,她都会选择原谅。母亲后面认识一个白人毒品贩子,经常带她们两姐妹一起,这样可以瞒过父亲。这个贩子有点小钱,会给些小恩小惠来收买她们,后来证明他有不良企图。小贩子有恋童癖,曾对她们两姐妹实施性侵犯。她后来被送到医院去,母亲知道事情来龙去脉,因此第一次精神失常。

3.海啸天气

一到五年级,大概是她的6~11岁。6岁时母亲第一次精神分裂发作,后面的四年内发作了6次,经常进出精神病院。母亲在精神病院的日子,家里的日子反而好了些,她有时陷入一种矛盾的情感,又希望妈妈快点回来,又不希望看到她。10岁的时候,父母的感情出现危机,他们经常为一点小事吵架,母亲还怀疑父亲在在外偷腥。家庭经历了无休止的争吵、混乱和贫穷,阅读成了她的避难所。小小年纪的她就懂得了许多生存之道,比如到认识的新朋友家玩,“蹭吃蹭喝”;跟着朋友学习“赚钱技巧”,到加油站里帮别人加油或者在超市帮客户装袋,以获取小费。这段的描写挺生动,展示出小女孩的聪慧和韧性。记忆深刻的事情,一件是某天推销员上门推销《大英百科全书》,她觉得很好笑,家里一分钱都拿不出来的情况,居然也会有推销员上门;另一件就是和新认识的双胞胎兄弟一家度过的时光,那成了她暂时的避难所,内心是自责的,但可以逃开家庭的压力。姐姐的青春期到了,开始穿胸罩,涂口红,而她对“成为女人”这个事情感到陌生又神秘。五年级那年的某天晚上,母亲告诉她自己得了艾滋病。这是她意想不到的,用母亲的话来说,这就是她家突如其来的“海啸”。

4.家庭解散

12岁,那是1992年,她小学毕业。虽然经常缺课,但聪慧如她,仍旧按时毕业了,还升上了中学,她在中学仍旧经常缺课。这个阶段,父母认识了一位新的男性朋友,经常一起“快活”。虽然作者没明说,但她怀疑这是父亲的同性恋人。母亲那边认识了一位不错的人,带着姐姐一起搬过去同住,她拒绝同去,认为这是对家庭、对父亲的背叛。某天,她在家里翻柜子,发现了许多不为人知的往事,父亲以前居然抛弃过家庭,他本来是有老婆、有个女儿的;更为惊人的是,父亲居然是个同性恋。她由此开始怀疑母亲的艾滋病和父亲的联系。种种原因,她对父亲失望透顶,儿童福利院最终把她接走,送到了一个托管所。这个托管所主要针对行为需要矫正儿童,她在那里吃了不少苦头,也了解到有不少问题儿童面临比她更糟糕的处境。好在母亲和新男友的帮助下,她待了不久就被接回去了。但那又是一个她不想去的地方。

5.无路可退

对应13,14岁。她从儿童福利院出来后,和妈妈姐姐住到了妈妈男朋友那里。此时的她有好多奢望,希望未来有很多选择、希望能够好好上学,希望能够帮助到母亲。她开始上七年级(相当于我们的初中),在新学校,她认识了新朋友,经常混到一起,逃课、到大街上晃荡、聚在一起搞些“小实验”。姐姐这时候已经17岁了,开始跟人约会,经常打扮自己,她们姐妹很少能够好好沟通,她也有她的烦恼。她有了暗恋的男孩子,但是不懂这种情感是怎么回事。妈妈戒毒了,她开始因为艾滋病犯病,变得很虚弱。妈妈男朋友是个暴躁的人,她经常看到他对妈妈的不耐烦和两人争执。这一切让她揪心,但她无能为力,她只能躲得远远的,和朋友们混到一起让她感觉好些。但是心里总有一种罪恶感,痛恨自己、觉得自己没有资格获得快乐。某天,她和好朋友晃荡到了以前的家,没想到家已经给上了木封条,原来父亲已经被遣送到福利院去了。她内心是凄楚的,但只能强作无事。尽管她经常缺课,但还是成功从中学毕业了。母亲参加了她的毕业典礼,看得出来,她很骄傲。

6.男孩子们

这一年,她15岁,那时是1995年。她和一个同病相怜的18岁小伙子陷入了“爱情”,那个小伙子叫卡洛斯。那时还不知道爱情为何物,只觉得这个人能处,他们身上有很多共同点,他也因为类似的身世对她给以很多帮助。她开始和好朋友谈论起性行为是怎么回事。那时,她从母亲的经验中得出结论,性并不是什么美好的体验,反而让她觉得恐惧和恶心。离家出走的好朋友在她这儿躲了一年多,终于被妈妈男朋友发现了。给她的选择并不多:要么留在这里继续受气、要么去福利院。她决定和好朋友、小男朋友一起离开这里,她相信她能养活自己。

7.流浪生活

这一年1996年,她16岁。她和小姐妹开始了流浪生活。一开始,他们跟流浪汉一样住在公园里,后来开始辗转在不同朋友家里。当然,总是要躲开大人上下班时间的。好朋友剪了个短发,或许是想从头开始新生活的意思吧。她们为了填饱肚子,开始上街“乞讨”,一开始她做得并不好、但却渐渐上手了。休息时间,她还是会看看书,回忆起父亲。朋友们帮她过了16岁生日,挺神奇的。期间,她和卡洛斯成为了男女朋友。有他罩着,她们生活得比较好些,但她内心对这种不稳定的流浪生活是怀疑的,她没办法做长远打算,内心害怕失去。渐渐地,男友开始各种借口消失,她恐惧、但无可奈何。她们度过了一个疯狂的万圣节。期间,她只给母亲打了一次电话,姐姐接的,说母亲快不行了,要她早点回去看她。很快男友消失了,就在她以为永远见不着他的时候,男友又带着百元大钞出现了。

8.汽车旅馆

1996年年底,还是16岁。她和好朋友开始跟男友一起住进了汽车旅馆里。这时候的男友不知怎么回事,开始阔气起来,她们甚至舍得花很多钱打车、吃高档餐厅、付高额小费。她心里有所担忧,但软弱战胜了理智,选择性忽略内心的疑惑。她和男友开始了第一次,真正成为了男友的女人。后面她跟家里人通电话,知道母亲身体很不好了,但不知怎的,她迟迟不敢去看她。感恩节那天,她意外发现了就在隔壁养老院的姥姥,这激发了她去看母亲的冲动。她终于去医院看望了母亲,这才知道母亲已经患上肺结核,很危险了,为此她深深自责。离开医院后,她又继续了之前的生活,没什么改变,直到某天男友又突然消失、突然出现,她还发现了他在偷偷吸毒的秘密。这样下去,他们又会重蹈覆辙了,这跟父母有什么两样呢?她很想离开男友了。这时,家里来电话,母亲去世了。

9.怀念珍珠

这是作者写给过世母亲的信。母亲是圣诞节第二天下葬(1996年)的,慈善机构提供的免费葬礼。父亲没能出席。

(好奇怪,我这里一点代入感都没有)

10.选择希望

1997年,17岁。母亲去世后,她和男友又混了一些日子。那段时间男友的性情更加不稳定,所住的旅馆发生了杀人案,这让她胆战心惊,害怕哪天自己就成了被害人。她终于离开了男友。有好几个星期,她都辗转在各位不同的朋友家。在一朋友的女友口中,她得知还可以去上学,接受普通教育水平考试(GED),她燃起了希望。这辈子最勇敢的事情莫过于去多个学校面试了,和“墙”那边的人沟通让她胆寒。她总是抱着一种怕被别人审视的目光看待,交流时也不敢看对方的眼睛,无法很好地表达自己。在遭遇多次拒绝之后,她都想放弃了,好在她抓住最后一线希望,并争取到了机会。她遇到了好老师、适合她的好学校,但她还是很害怕被拒绝、被审视,因此她捏造了她父亲的信息。在父亲的帮助下,她成功办理了入学手续,拿到了以往的成绩单,一切就等着开学了。前面是新的希望。

11.打工生涯

还是17岁这年。距离入学还有段时间,她必须养活自己,挣些钱为新学期做准备,她成功获得了一份工作,是为一个非营利性组织拉捐款的,那里有很多准备上大学的年轻人,他们在这儿打暑假工。一开始,她很别扭,找不到章法。她被分配到穷人区拉捐款,不过干得还不错;后面她被分配到了富人区,每天的收入都很可观了。别人传闻说她经验丰富,其实她只不过是没有退路罢了。这段经历很有趣,让她见识到了富人的生活是怎样的,暗地里,她下决心要摆脱贫民窟。书里没说,但其实她在两个月中挣取到了8000美金,打破了销售纪录。期间,她还认识了一个阳光大男孩,他对她很照顾,让她心生错觉。某次,大男孩妈妈邀请他们到家里玩。她第一次真正深入到富人家庭里,对他们谈论的内容、吃的食物、穿的衣服,全都感觉到荒谬,竟然忍不住发出了奇怪的笑声。她还愚蠢地以为这个男孩子喜欢她,没想到人家是有正经女朋友的,门当户对、金童玉女,事实证明,这一切不过是她自己的妄想罢了。她不属于这里。

12.抓住机遇

1997~1998年,她的17~18岁。她最拼命的两年学生生涯,她用2年时间完成了4年的高中课程(可见课程的灵活性)。重新回到学校,一开始还是很不适应,还好她克服了诱惑、专心搞学习。期间她仍旧居无定所,尽可能地在学校待到最晚。她面临着许多困难:因为居无定所只能背着很重的书到处跑;睡眠不足;学习跟不上进度等等。每当她坚持不下去的时候,她就想象自己成为一名运动员,在绚烂的跑道上孤独奔跑,那时她忘记一切,目标只有一个,就是向前冲。她在学校学会了如何演讲、如何跟他人沟通、如何写作,这些对她未来都有很大的帮助。她还认识了新朋友、有了新的男朋友。学校的老师对她很好,他们很有爱,无私地给以她帮助和启发。18岁生日那天,她的父亲也感染上了艾滋病。她和同学们还进行了一次艾滋病主题的宣讲,从这个活动中,加深了她对艾滋病的认识,她打算在父亲最后的时间多陪陪他。即将高中毕业,她也要为上大学做准备。某次学校组织了优秀学生到波士顿的大学考察,她们来到了哈佛,这是她第一次踏进哈佛校园,她对它心生向往,但她不确定自己能否被录取。纽约时报提供了一份额度不错的奖学金,被她争取到了。随着报道的展开,很多人认识了她。经过再次争取,她终于拿到了哈佛的录取通知书。

补充后续发展:

《风雨哈佛路》是自传体回忆录,2010年出版的,2011年中文版问世。这本书在发行后一周内登上了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,并成为以八种语言在十二个国家出版的国际畅销书。2003年,以她的经历为原型的同名电影《风雨哈佛路》在美国上映。

2003年,她从哈佛大学转到哥伦比亚大学,照顾生病的父亲。她于 2009年6月获得心理学学士学位。自2009年8月起,她开始在哈佛暑期学校攻读研究生课程,并获得临床心理学博士学位并成为一名顾问。此后,她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。主要职业是教师、励志演说家。还有她获得的奖项,我就不一一列举了。今年她应该42岁,社交媒体信息并不活跃,我就不继续深挖了。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

这个故事是很感人的,很多人看完电影、看完书,都表示大为震撼。我心里却很纳闷。我想知道,她为什么可以这样?换做是我行不行?我还很关心,为啥1990年,老美的福利制度就那么好了么?上学条件就那么便利了么?现在我看传记作品,都很注意看时间和背后的大环境,关注人物的内外部环境和条件。

做个理性分析。我认为作者其实谈不上天才的地方,你去看看原著就知道她上的学校生源是个什么情况了。查了资料,她是以158名的成绩毕业的。她不是天才,但是很聪明、生存能力极强,悟性很高,很会讲故事,在遇到机会时能够紧紧抓住,有决心、肯刻苦。她比较重大的转折,一个是重新回到预备学校上课;一个是争取到了纽约时报的奖学金。哈佛那一段,我觉得没啥参考性。资方总是有考量的,它看到了你的价值,才会去挖掘和宣传你的故事。如果没有纽约时报的报道和传播,哈佛应该不会录取。纽约时报、哈佛、无家可归,多好的题材啊,出个人传记、电影很正常。她的故事符合美国主流媒体的价值观,是美国梦的宣传工具,“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人”“在美国,人人都可能发财”。意识到流量密码,就不至于太神话这个故事了。

你看,作者虽然无家可归,但是她住在大城市里,还可以打工、吃福利、吃百家饭,大不了去超市偷东西、捡垃圾吃。书里提到的那个针对特殊群体的预备学校,理念和做法就很灵活、先进,我对此印象深刻,大为叹服。转换视角,如果她处在中国农村,把时间往后延迟到2000年,她的这个路径还可以实现逆袭么?

我们村是好些个粉仔的,外婆家那边也是如此。我小表弟大概是2000(?)年出生,他的爸爸,也就是我的舅舅,是粉仔,以前长期在局子里的。前妻跑了,后面娶的也跑了。我外婆就不得不帮带舅舅的三个小孩,两个是前妻生的,一个就是这个12年出生的小表弟。他们能有这样的条件没有呢?没有的。有机会接受教育没有呢?也没有的。现在在干嘛?老大是癫痫患者,老二(小表弟)愤世嫉俗不跟家里联系,产线工人,老三是妹妹,被老婆带走后面很久之后又回来。支离破碎的家庭。后面还有很多故事,但是不想说了…

今年是2022年,知乎上还有人在问这样的问题:读完初中家里不给支持继续上学怎么办。脱离学校环境太久,我还真一下子回答不上来。我琢磨了半天,还是得靠父母;父母都靠不住,那便很难搞了,他还能怎么办呢?只能吃百家饭,挨到年龄,就出去产线打工…

一个励志故事,不仅仅是个人的努力那么简单,背后还有大环境在支持和影响的。脱离了外部环境看个人发展,容易陷入误区。

yilianwen

Share
Published by
yilianwen
Tags: 读书

Recent Posts

2024年10月惊奇日记

小鸡的成长、钢琴大师访谈录、联…

4 周 ago

我的英语学习之路

语言学习对一个人的影响有多大

4 周 ago

2024年9月惊奇日记

阳台生长季、养了两只小鸡、姐姐…

2 月 ago

2024年8月惊奇日记

钢琴选购记、何老师来家、月末乱…

3 月 ago

2024年7月惊奇日记

回深记、游泳啦、琴技的进步、急…

4 月 ago

2024年6月惊奇日记

家族聚会、人生选择、命运无常

5 月 ago

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