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看了很多部好电影,《死亡诗社》是其中一部最能引发人思考和行动的片子。也许因为我是从教育出身的,在这部片子里看到更多的是关于教育方法和教育理念的探讨。从这个角度上看,这部片子和《放牛班的春天》是很相似的。
片子中出现了很多值得反复思考回味的句子,知乎上随便一搜就会出来很多。但那都是别人咀嚼过后的东西,跟我自己没什么关系。分明我的人生经历、阅读量和知识面都比从前上了好几个台阶,但不懂怎么回事,我发现我的表达越来越单薄了。可能根本上,写文章这件事情慢慢没有那么纯粹了。写东西不再只是为了自己,还想着去取悦别人,希望得到他人的肯定。如此这般,断然是写不出什么感动自己的文字来的。所以,在社会大熔炉中,要想独善其身、保持自我,真真是太不容易。基汀老师做到了,虽然最后被学校开除,但他还是获得了学生的尊重。看到后面,眼睛酸酸的,只感觉可惜和心痛。
我没有经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,还不大会分析电影,对什么主线、副线,内因、外因,叙事结构之类的也说不准。从前从前,但是理解故事情节和主题就挺费劲的,更别说把自己抽出来以理性去看待片子本身了。看完片子,我可能还是因为脸盲分不清楚人物姓名,人物性格和行为就容易搞混。但我现在电影看多了,越来越能精准读取影片中的细节,而不是看啥都一头雾水了。回到片子本身,这个故事说得真是好。精彩极了!
这部片子我觉得可以这样来进行分析:主线是老师对学生进行的教育活动;副线是学生在受教育后的思想转变而进行的一系列探索;外部环境有学校、家庭和社会的影响;内部环境则是学生内心的渴望,继而产生对外部环境的抗争。编剧在写这个故事的时候,就从外到内,主副线交织,展开叙述。有点意思~
外部环境:
1)开学演讲环节。这是一所具有悠久历史的学校,秉承的教育理念是“荣誉、传统、纪律和优秀”。这所学校是大多数父母期望所在,毕业生的归宿大都是炙手可热的常青藤名校,多的是未来的律师和医生。这是学校教育的典型代表。
2)爸宝男的唯父是从。典型人物爸宝男从不反抗父亲,即使跟父亲讲话,也只能恭恭敬敬地回应“是的,先生”。家长对子女的操控无处不在,以为是为孩子的前途好,完全不关心他们真正想做的是什么,认为他们没有思考能力,只好自作主张帮他们做决定。这是家庭教育的代表。
3)同事的担忧。同事见到基汀老师上课的方式与众不同,跟传统相背离,脸上漏出担忧的神色,“他们不会放过你的”。侧面说明现实教育环境的保守和刻板。
4)基汀老师的传说和死亡诗社的由来。基汀老师是生于斯长于斯的优秀毕业生,也曾经年少轻狂,加入“死亡诗社”,做出荒诞不羁的事情来。他告诉了学生关于“死亡诗社”的传说,并劝说年轻人不要瞎搞。结果反而勾起了学生们的好奇心
教师行为:
1)开学第一课。我们都将成为蛆虫的食物,seize the day, make your life different
2)撕掉课本。不要循规蹈矩
3)站到讲台去。站在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
4)迈步子。每个人的节奏都不一样,但终究会到达终点
5)踢足球。大声说出你的理想
教师行为的这里是最富有哲思的环节。我强烈建议老师们可以多反复品味这一部分,或许可以稍微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教学理念。当然,教师活在体制里,想自由发挥不是那么容易的,教师也有教师的KPI,完不成的话也是很难向学校和家长交待的。也不鼓励采取那么极端的撕课本啊不上书本内容这样的方式,按照现实情况,是极容易被扣上“重大教学事故”来处理的。
学生行为:
1)小呆瓜托德。从不敢人前念诗到讲台炸裂表现,最后是第一个站在讲台上带领大家反抗学校
2)富二代追求爱情。父亲好朋友家的女儿,且有强势优秀的男朋友,但他终于战胜一切,获得芳心
3)纽旺达校刊事件。伪造上帝来电,主动承担责任
4)爸宝男之死。一向唯父是从的爸宝男找到自己热爱的表演,开始抵抗父亲,完成心心念念的演出之后,得知反抗无果之后选择自杀,这也将全矛盾推向高潮
学生行为,尤其是爸宝男之死很容易就被扣在基汀老师的身上,这是在所难免的,也是无可奈何的。算得上是挑战权威的苦果,总得有人来吃。闹出了学生自杀这么一个大事,做老师的很难逃脱干系。但教育不是老师一个人的事情,社会、学校、家庭和学生本身四者是紧密关联的。
害~我就不讨论那么多了
This website uses cookies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