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得到那边知道的吴晓波,此前不关心财经的我对他并不了解,只是隐约感觉到这个人很牛、业界有很高的声誉。从喜马拉雅上听了吴晓波的课程—每天听见吴晓波,很受感动。
据说他坚持做这个事情,已经有五年了,每天五分钟的输出,一天不落。而他从事企业发展方面的研究,已经有二十年了。始终如一,认准一个方向就潜心钻研的这种精神,总是让人感动。逻辑思维的罗胖在公众号做那个每天60秒也是做了有8年,每天如是。从巨人的身上,你总是能看见坚持的可贵。这份坚持往往给他们带来巨大的收益。
我很喜欢吴晓波老师的态度。他能够始终理性、客观地看待这些曾经巨人的成败。他在《大败局1》里说道:在这个激荡的岁月,一代中国人在逼视近现代文明时的种种狂想和疯狂,甚至他们的浮躁及幼稚,都是不应该收到嘲笑和轻视的。
说回到《大败局》这两本书上。
或许是我们看到的成功太多,很少去关注失败,甚至不知道有幸存者偏差这回事。很多悄悄死掉的企业,我们不为所知。我们都会死的,企业也是。这是一本关于企业死法的故事。然而,我这里就不多讨论里面失败的种种原因了,想多聊下自己比较受启发的点。有兴趣的可以去看看,尤其是开公司的更应该去看了。
《大败局1》的故事背景在我国的20世纪90年代,讲述了10家企业的兴衰荣辱。主要行业是酒业、房产、保健品、制药等刚需品,吴晓波将之称为激情年代。我对这个时代的想法主要是:啊?这么粗野的方式、这么激进的做法,当初是怎么做起来的?而这个时期的商业营销活动最让我汗颜,比如说“标王”,比如说“巨人大厦”等让人目眩的造名活动。那时互联网还没发展起来,电视广告和报纸杂志是主要的媒体宣传渠道。尽管媒介还不是很发达,但是营销路数上可是各具特色。比如爱多VCD的国内第一天悬念GG;还请名人成龙拍广告,其口号“爱多VCD,好功夫”朗朗上口,深入人心;1997旋风事件,借香港回归噱头,降价到1997元,这等操作就算放在现在也不过时吧。瀛海威的张树新很是擅长造势,充分利用了新闻发布会、签约仪式、科普讲座三大招,圈了一大批用户。我个人觉得,最厉害的是三株集团,用的招数实在太厉害了。一家制药公司,搞专家讲座、科普宣传、义诊活动等等,可谓是目不暇接。尤其是看到他们在农村的策略(P203),“农村包围城市”,充分利用农村廉价的人力资源,把广告标语印刷到每一面可以刷字的墙上。实在是太厉害了。
《大败局2》里面讲述了9个企业的故事,时间跨度大概是2000年~2007年。这时候国家主张“国退民进”的宏观调控政策,在政企分离的这个过渡过程中,有很多企业成为了产权不分的牺牲品,只能掩卷叹息。这本书里涉及到的企业,主要是金融、汽车、钢铁、房产、冰箱等大宗商品,企业的战斗力、运作方式、策略等相比上个时期更加可圈可点,然而还是无法摆脱时代的烙印。这个时期,开始出现了在金融投资方面的大公司,他们野蛮生长,最终难逃宿命。看了这本书,我才知道金融圈里有“坐庄”“借壳上市”“寻租场”这样的做法。这时也开始有更多的国际化步伐,海外资本注入的合作、海外上市、纽约时代广场啥的。还是特别讲一下这时候企业的营销活动。这时的企业告别了上一阶段“标王时代”,做广告也比较节制且智慧了。比如说三九制药,首创出租车灯箱广告,这个效果就很有创新性;他们还在纽约时代广场立起了第一个中文广告,多么激动人心的事件啊。这里我最佩服的是健力宝,他们品牌的打造很是成功。在定位做运动饮料后,多次以赞助运动会的方式,在大众面前频频亮相;还很会利用热点事件造势,进行新闻炒作,比如说赞助美国助选活动,拍下两位总统候选夫人一起喝健力宝的照片,还在著名的帝国大厦买下一层楼,打算用“东方魔水”征服美国的消费者…
两本书的比较就说到这里。下面还是简单说下其他方面的收获:
- 不要妄自尊大
- 每个人和企业都被打上时代的烙印,要顺势而为
- 大前研一说:中国的机会很多,很难专注在一个领域。但专注是获得成功的唯一途径。深以为然
- 看到了毛主席的痕迹,比如三株的农村包围城市策略 ,还有好些企业人的做法。看来还是要研究下毛主席的理论
- 新事物在开始的发展阶段,灰色地带很多,行业不规范—比如说里面的保健品行业、投资行业。联想到自己,电子烟又何尝不是这样呢。行业发生改变的信号已经非常明显了:有听都没听过的陌生人进来;有资本注入;突然很多人开始申请专利。终将会死掉一大批企业的,看谁能笑到最后吧。顺势而为、顺势而为、顺势而为~
- 还有一个很深的同感是,企业的发展跟个体的发展居然有着惊人的相似性,而企业的发展又和国家的发展紧密结合。我甚至在想,我的迷茫和困惑是不是也是这个国家的迷茫和困惑;我的成功和喜悦是不是也是这个国家的成功和喜悦。这个感觉很是奇妙,第一次有那种和国家“同呼吸、共命运”的感觉
向吴晓波老师致敬!向吴晓波老师学习!